首頁 » 完整又經濟型的環境監控EMP(食品廠)
完整又經濟型的環境監控EMP(食品廠)

表面(工作臺與生產線)清潔前後
Kikkoman ATP冷光儀 (快速初篩)
MWE Butterfield Buffer 環境塗抹棉棒(加以確認)→實驗室培養
海綿採樣袋(適合較大範圍面積採集)
採樣(模板)外框(面積尺寸100 cm2(10 x 10 cm) or 50 cm2 (10 x 5 cm) )
空氣採集
一般落菌,PCA培養基(粉末/成品)
主動採集,BUCK AirSampler (適合代工廠, 出口廠,自我要求嚴格 等)
過敏原殘留檢視
RIDACHECK Swab蛋白質殘留塗抹棒(初篩)
Kikkoman食品過敏原快篩套組(進一步確認,針對單一項目)

工廠進行環境監控目的
目的 | 工具 | 意義與好處 |
1. 驗證清潔效果是否達標 | ATP冷光儀、蛋白質殘留試劑、總有機碳(TOC) | ✅ 確認清洗流程(CIP、人工擦拭)後是否仍有污染物殘留 |
2. 防止交叉污染或過敏原混入 | 過敏原快篩試劑、棉棒塗抹 | ✅ 對含「蛋、奶、堅果、大豆、小麥」等過敏原產品,切換生產線前需確保無交叉污染 |
3. 建立環境衛生監控制度 | 棉棒採樣(微生物)、海綿棒、空氣採樣器 | ✅ 監控設備表面、工作台、地面、門把等是否有生菌污染,支援HACCP與GMP稽核 |
4. 提供稽查佐證與數據紀錄 | ATP檢測報告、塗抹法抽驗紀錄表 | ✅ 應付TFDA稽查或客訴時有數據可佐證清潔與衛生流程有效 |
強化的用意
可強化制度/用途 | 舉例說明 |
GHP與GMP中的清潔驗證條文 | 工廠必須「具體證明清潔與消毒有效」,ATP或蛋白質快篩即為有效工具 |
HACCP的前提條件與CCP周邊驗證 | 如包裝前最後設備清潔點為CCP周邊,需每批/每班進行表面快速驗證 |
食品安全稽查佐證資料 | 可建立ATP清潔驗證SOP、紀錄表,面對TFDA/衛生局稽查有數據依據 |
自主管理與通路信任機制 | 客戶如大型知名通路賣場,會要求環境清潔制度與日常紀錄,這些工具是快速又具信賴的方式 |
預防過敏原標示違規 | 若產品標示「不含蛋/奶」卻交叉污染,可能違反食安法第28條,快篩有助避免法規風險 |


國際間法規參考
美國
- FDA Draft Guidance for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Ready-To-Eat (RTE) Foods
- FDA FSMA Rule for Preventive Controls for Human Food (21 CFR Part 117)
- USDA FSIS Directive 10,240.4(針對肉品廠) | FDA、USDA | 食品製造業(特別是即食RTE、乳製品、肉品) | 要求 EMP 對 Listeria spp. 進行區域式監控,並分類環境區域(Zone 1~4)
歐盟
- EC Regulation No. 2073/2005(微生物準則)
- Hygiene Package( 852/2004)
- EFSA Scientific Opinion on Listeria EMP | 歐盟委員會、EFSA | 全食品加工業(尤其冷藏與RTE產品) | 強調監控李斯特菌,並要求 EMP 包含趨勢分析與採樣計畫
全球通用
- Codex Alimentarius – General Principles of Food Hygiene (CXC 1-1969, Rev. 2020)
- ISO 22000:2018 + ISO/TS 22002-1:2009(前提方案) | Codex、ISO | 國際食品製造商與出口商 | 認可 EMP 為前提條件方案之一,須文件化、可稽核 |
- | GFSI 認證體系(國際超市通路認可) |
- BRCGS v9(Clause 4.11)
- SQF Code Edition 9
- FSSC 22000 v6(PRP條件) | BRCGS、SQFI、FSSC Foundation | 超市供應鏈供應商、出口加工廠 | 要求EMP納入生產環境熱區(高/中/低風險區域)、採樣頻率、紀錄、CAPA等完整制度 |
常見代表性微生物
分類 | 代表微生物/項目 | 目的 |
指標菌 | 總生菌數、大腸桿菌群 | 一般衛生監控 |
致病菌 | 李斯特菌(Listeria spp. / monocytogenes)、沙門氏菌(Salmonella spp.)、金黃色葡萄球菌 | 預防食安事件 |
黴菌酵母 | TYMC | 長期污染源或冷藏區監控 |
表面蛋白、ATP、過敏原殘留 | 快速驗證清潔程序有效性 | 清潔後即時確認,有助轉線管理 |
空氣落菌、溫濕度、風速差 | 非接觸污染、冷鏈控制 | 建構衛生條件穩定性依據 |